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012年,我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,来到位于辽宁葫芦岛的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工作。我是浙江衢州人,之所以选择远在东北的渤海船院,最初是因为我爱人在这里工作。
虽然学校地处东北小城,但主要为装备制造业培养人才,更有不少人参与航母、核潜艇这些大国重器的建造。全国十大军工造船厂的技术骨干,我校毕业生占40%。
入职之初,我不太会教书,就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教学方法,从老教师那里学习经验。为了让学生课堂上尽量靠前坐,我琢磨出“后排提问法”,还有“前1/3得优法”等课堂管理法,激发学生学习热情。
我希望,我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,更要强化人生担当。因此,我引入课程思政,通过讲述身边人的故事激励学生。
从985高校、重点实验室来到渤海船院,科研条件和氛围的落差也曾让我有过失望。那时候,学校还在望海寺老校区,设备老旧,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不足。
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,学校不断发展,相继获批“国家骨干校”和省“双高”建设项目。我作为分项目负责人,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迎难而上。实训项目与企业无缝对接,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升,从2014年起,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个人一等奖15项、团体一等奖4项。
一个人能走快,一群人能走远。我开始组建科研团队,2016年建立高强钢研究中心,结束了材料系没有科研团队的历史。2019年建成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。我们还建成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,团队从无到有,发展到16人,学院在金属材料方面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由弱变强。
2020年,在推进材料检测中心认证工作时,我们资金不够,又发生新冠疫情,有老师想放弃,但我没动摇,我坚信这件事能服务于学校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,我们编写了近千页文件,历时1年8个月,检测中心最终通过CMA(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)认定,填补了葫芦岛金属材料领域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空白。
回顾10年职教生涯,我不仅在渤海船院留了下来,还扎根于职业教育的沃土,而且我们师生用成绩回答了很多人的不解和质疑。我先后获得“市劳动模范”“省优秀教师”和“全国最美教师”等荣誉,更重要的是,我获得了思想的砥砺和精神的成长。
《中国教师报》2023年05月31日第14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