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充一个桥玄、许劭的事迹,桥玄的侄子就是发矫诏号召反董的桥瑁。
(桥)瑁字元伟,玄族子。
——《英雄记》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初平元年春正月,后将军袁术、冀州牧韩馥、豫州刺史孔伷、兖州刺史刘岱、河内太守王匡、勃海太守袁绍、陈留太守张邈、东郡太守桥瑁、山阳太守袁遗、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
——《三国志·魏武帝纪》
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,陈卓罪恶,云"见逼迫,无以自救,企望义兵,解国患难。"
——《英雄记》
许劭的评价是非常有影响力的,袁绍怕许劭非议,就轻车简从,刘繇怕许劭说三道四,没有重用同乡太史慈。
同郡袁绍,公族豪侠,去濮阳令归,车徒甚盛,将入郡界,乃谢遣宾客,曰:“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。”遂以单车归家。
——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
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,繇曰:“我若用子义,许子将不当笑我邪?”但使慈侦视轻重。
——《三国志·太史慈传》
说回上回的内容,曹操协助皇甫嵩击破黄巾军有功,做了济南相,他后来回忆说自己政绩斐然是为了让天下人都对他感到满意,黄巾军也是在这个时候认定曹操是真命之主,愿意追随曹操,也是张鲁最后投奔曹操的原因。
迁为济南相,国有十馀县,长吏多阿附贵戚,赃污狼藉,於是奏免其八;禁断淫祀,奸宄逃窜,郡界肃然。
——《三国志·魏武帝纪》
贼(黄巾军)乃移书太祖曰:"昔在济南,毁坏神坛,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,似若知道,今更迷惑。汉行已尽,黄家当立。天之大运,非君才力所能存也。"
——《魏书》
孤始举孝廉,年少,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,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,欲为一郡守,好作政教,以建立名誉,使世士明知之;故在济南,始除残去秽,平心选举,违迕诸常侍。
——曹操《本志令》
鲁勃然曰:“宁为曹公作奴,不为刘备上客!”遂委质魏武。
——《华阳国志》
之后董卓乱政,得花一些篇幅介绍董卓,以及他的义子吕布。董卓字仲颖,从“仲”字可以看出他是家里的老二,《英雄记》可以提供旁证。
董卓字仲颖,陇西临洮人也。
——《三国志·董卓传》
(董君雅)有三子:长子(董)擢,字孟高,早卒;次即卓;卓弟旻字叔颖。
——《英雄记》
董卓成长于西北,体内流淌着西北人尚武、豪放的性格特征,是成就事业的开始。
少好侠,尝游羌中,尽与诸豪帅相结……卓有才武,旅力少比,双带两鞬,左右驰射。
——《三国志·董卓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