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西安浐灞生态区按照西安市教育局“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”要求,持续加大教育投入,优化资源配置,深化教育改革,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备,教育机制充满活力,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升。
为进一步展示“新优质”学校创建成果,浐灞教育再次推出“创建新优质”栏目,带读者感受学校的新面貌新变化。今天,让大家走进——西安市浐灞第十小学。
学校概况
(相关资料图)
西安市浐灞第十小学座落于风景怡人的浐河河畔,毗邻米家崖新石器遗址,是一所由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举办的全日制公办小学。
学校2020年9月正式开学,现有学生640余人,教职工46人,现有功能部室14个,24间教室全部实现网络多媒体配置,学校办学设施齐备、环境优雅。
文化建设
学校结合发展定位和愿景,以“枫藤”为文化载体,秉承“山高无畏,韧者行远”的办学理念,践行“自信、求实、合作、创新”的校训精神,培养有韧劲、向美行、会学习、善合作、敢创新的枫藤少年,着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根基实、品味高、共成长的特色品牌学校。
围绕“枫藤教育”办学理念,学校注重教育环境和氛围的营造,让每一幢建筑、每一面墙壁都能够彰显文化、传递力量。“云中篱园”、“崖畔牧歌”等主题部室及“中国农具发展史”博物馆,引导学生在文化中陶冶情操,涵养智慧。
学校课程与教学科研
校结合实际,深挖文化内涵,构建“生活为源、生长为本”的枫藤课程体系。依据全体师生的课程愿景,将育人目标细化,厘定十项课程目标,创造丰富课堂形态,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,打造“十好”枫藤少年。
聚焦“三个课堂”,深化课堂革命
强化提质增效,夯实“有效力”的第一课堂。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,对教学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,即“备课求深、授课求精、作业求质、批改求勤、评价求准”,通过“一日一研、一周一磨、一月一展示、一期一赛教”等措施加强日常管理,打造“有效力”的第一课堂。
盘活课程资源,丰富“有活力”的第二课堂。优化“校内作业辅导+多元校品俱乐部+特色班品课程”的服务体系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、多元发展。
注重五育融合,拓展“有合力”的第三课堂。引领学生走出校门、走向社会,依托研学及劳动实践课程,助推学生实践历练、健康成长。
强化“三项研究”,赋能师生成长
强化作业研究,架构顶层设计。架构学校“12345”作业管理体系,实行每日作业公示、每周作业研讨、每月作业论坛、每学期作业展评。多次组织作业设计专项培训、12345微论坛和优秀作业设计征集活动,我校作业设计案例获评浐灞生态区典型案例。
强化考试研究,优化评价方式。积极推进考试评价改革,推出“七彩枫藤星少年评价体系”以及争章机制,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。进行无纸笔测试探索,活动获各界一致好评。
强化课题研究,提升教研能力。学校承担、参与国家级课题2个,承担省级课题3个,市区级课题7个,名校+课题6个,校本课题7个。在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中,教师教科研能力显著提升,22节优质课在各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,其中英语课获评部级优课,35篇成果在省市区教学成果征集活动中获奖,作业案例《找春天》被推荐参与市级评优。
突出劳育特色 实现综合育人
浐灞第十小学着力构建“4C”劳动教育新模式,即“确立一个中心、依托两项建设、着力三个课堂、创新四项共育体系”。以生活劳动、生产劳动、服务性劳动、创造性劳动为主要内容,开发“藤创”劳动课程群,在校内外重构空间场所,创建“云中篱园”、“崖畔牧歌”劳动实践基地,开展项目式、探究性劳动学习。
浐灞生态区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在浐灞十小成立,劳动教育案例作为2021年度陕西省典型案例上报教育部,并在2021年陕西省基础教育论坛及2022年陕西省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研讨会、陕西省劳动教育校长论坛上作经验交流,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被西安市教育局推荐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“劳动教育”板块资源。
办学绩效与社会认同
浐灞第十小学获评“中国教科院家庭教育实验学校”、“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”、“陕西省劳动教育学科优质教学基地”、“省级节水示范单位”、“西安市劳动教育实验学校”、“西安市学科思政教育实验学校”、“西安市劳动竞赛优胜集体”、生态区“平安校园”、生态区“卫生先进单位”、“2021年度生态区目标考核优秀单位”等荣誉称号,“双减”短视频荣获2022陕西基础教育创新发展“双减”短视频创意奖。
“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”。浐灞十小将继续围绕“山高无畏、韧者行远”的办学理念,以创建新优质成长学校为契机,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综合办学水平,为师生营造和谐、温馨的教育教学氛围,努力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。
编辑:徐瑞霞